为了在工程上可行,“飞铁”就得缩小最小曲线半径。这就涉及到乘客舒适度的问题。简单来说,列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带给人“推背感”,而转弯时的向心加速度会带给人“甩飞感”。
假设最高时速4000公里的“飞铁”在转弯时将速度降至最高时速的25%即1000公里,最小曲线半径与高铁一致也是7公里,那么乘客在转弯时就会承受1.24个g的向心加速度。这相当于在横向或者斜向上,给乘客身体上再施加一个多人的重量,这会带来很强的压迫感。打个比方,相当于每次转弯,都是激烈的过山车体验。
与轨道的弯道问题相似的,是轨道桥梁问题。在时速4000公里下,轻微的曲率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失重。这就意味着,“高速飞行列车”的真空管道不仅要在水平方向上减少拐弯程度,也要在垂直方向上减少坡度变化,否则,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难以保障。
此外,在安全性方面,成倍提高的速度也会要求成倍的制动和预警能力。因为最高时速是4000公里,紧急制动距离会很长。可做比较的是,轿车在紧急制动,即一脚刹车踩到底的情况下,加速度是-1g左右,在时速100公里的情况下制动距离需要39米。时速4000公里,如果加速度也是-1g,紧急制动距离需要63公里。这意味着,得确保前方线路63公里之内都没有任故障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此外,“飞铁”紧急制动时间得用113秒,可做参考的是,百公里时速的轿车紧急制动是3秒不到。在这个过程中,乘客会极度不适,有飞出去的感觉。事实上,在轿车制动中,如果不系安全带,人已经飞出车外了。
总而言之,最高时速4000公里的列车,一方面需要站点设置得尽量“远”,一方面又需要线路设计得尽量又“直”又“平”,这给工程建设提出了极大挑战。毕竟,按前文推导,“高速飞行列车”覆盖距离需要以千公里计算,而中国疆域的东西距离为5200公里,南北距离为5500公里,其间地势地形变化多端,十分复杂。
尚未有研制时间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