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软在 Lumia950上也尝试过这类“手机变电脑”的尝试,接入扩展坞后进入 Continuum 模式,手机里的内容会在显示器上显示,用鼠标和键盘来控制来操作。
从上述这类“手机变电脑”的尝试中我们可以概括这类产品类似的思路:用户的手机在有需要的时候,可以接入特定设备变成平板或者笔记本电脑进行办公。由于你的资料都在你手机上,接入后可以直接调用,便利性极高。
听起来很美好,实际使用起来也的确会有很方便的地方。不过这类产品不免遇到类似软件兼容性和快捷键支持等小问题,表面上看似乎是软件生态所致,但背后更大的问题是,移动设备和桌面设备之间横卧着一条 ARM 结构和 x86架构的鸿沟,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使用情景和操作模式。在使用上就容易带给人一种割裂感。
移动设备基于触摸屏操作设计,应用之间相对封闭,需要更多考虑能耗比及设备尺寸;而桌面设备围绕键鼠操作设计,要考虑更复杂的界面设计以及多窗口多任务之间的切换。
或许也是因为这样,苹果手握 iOS 和 macOS 这两个针对不同处理器架构的系统,而库克明确表示不会将两者融合。虽然针对 iPad,苹果在 iOS11上加入了文件管理器以及类似 macOS 的底栏,让它越来越像 macOS——但是一切操作仍然基于触控来进行。
虽然在娱乐活动甚至简单的办公上,上述的两种路线都能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,但是不论是将手机还是平板,一旦变身成为“电脑”或者被人当做“电脑”看,总是很容易暴露出各种不便。
触控和键鼠,两者截然不同,短期内也很难完全统一。移动设备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,作为消费者,物尽其用,扬长避短才是最明智的。正如我在10.5英寸 iPad Pro 评测视频里所说的:
iPad 从来就没法代替笔记本,它有着自己明显的长处和短板……如果你的工作更多涉及批复、阅读、记录,而且很明确 iPad 能够满足自己工作的需求、又或者说你想要一部 iPad,但是之前一直嫌12.9英寸太大,9.7英寸太小的时候,那么建议你购买这部10.5英寸 iPad Pro。而如果你的工作涉及到专业的图像和视频编辑、又或者经常需要在屏幕上同时打开多个软件进行工作,那么传统的电脑仍然是你的首选。